-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50430)
-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
-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
- 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
- 云服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 公有云中个人身份信息保护管理体系认证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
-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HSE)
-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认证
-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
- 资产管理体系认证
- 合规管理体系认证
- 设施管理体系认证
- 商品售后服务认证
- 物业服务认证
- 清洁服务认证
- 生活垃圾分类服务能力认证
- 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及碳足迹评价
- 个人身份信息保护行为准则认证
- 信息业务系统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简介
能源管理体系是在借鉴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等成功体系模式基础上,根据能源利用和管理的特点,为各类用能单位进行能源管理提供的一项优化模式,目的是通过建立、实施一整套系统完整的能源管理标准、规范,指导和促进用能单位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管理体系是建立并实现能源方针、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要素的有机结合,包括组织结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它根据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特点,运用过程方法、系统工程原理和PDCA管理模式,对能源利用全过程进行系统识别,划分为可控制的过程单元;针对这些过程单元及相互作用,策划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管理控制活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将策划结果文件化,规范并确保各项能源管理活动和利用过程有效实施运行,使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运行机制,以实现能源方针、目标。与传统节能措施相比,能源管理体系涵盖了企业能源管理和利用的全过程,具有全面性、规范性、系统性的特点。
国际上有关国家制定并实施了能源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如英国能源效率办公室针对建筑能源管理制定的《能源管理指南》、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制定的MSE2000《能源管理体系》、瑞典标准化协会制定的《能源管理体系说明》、爱尔兰国家标准局(NSAI)制定的《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丹麦标准协会发布的《能源管理规范》等。此外,韩国也发布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德国和荷兰也制定了相应的能源管理体系规范。另外,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气技术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共同组建了一个特别工作小组,研制三个与能源管理有关的欧洲标准,其中即包括一项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也在积极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制定进程。2007年初至今,先后在奥地利、泰国和中国召开了3次关于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国际研讨会,特别是2008年4月在北京由国家标准委(SAC)和UNIDO共同组织召开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国际研讨会上,ISO、UNIDO以及相关国家标准化组织的代表和专家就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结构、核心理念、要素、与其他国际标准的差异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和讨论,并就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框架内容达成基本共识。这几次重要会议的召开为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研制提供了改进和完善的机会。
为推动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制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ISO/PC242-能源管理体系项目委员会,由美国、中国、巴西和英国共同承担该委员会的相应职务,由美国和巴西承担秘书处的工作。该委员会已于2008年9月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起草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草案。42个成员国参与了这次标准的制定,而另外的10个成员国则作为观察者。2011年6月15日,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国家标准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于2009年3月11日发布,2009年11月1日实施。该标准借鉴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模式,结合能源管理的特点和特殊要求,经数十位行业专家共同研究制定而成,它为各类组织开展能源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能源管理工具。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8年8月发布了ISO 50001:2018。
- 认证收益
1、建立全面系统、可操作的节能方案,并形成长效的节能降耗机制;
2、淘汰落后、低效、高耗能设备、材料和工艺;
3、更好的落实政府节能方面的政策要求,从而获得国家各类奖励和财税政策支持;
4、履行环保、低碳等社会责任,提升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5、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竞争。
- 认证依据
GB/T 23331-2020/ISO 50001:2018
- 适用对象
商场、酒店、学校、工业制造、物业等组织。